< 返回博客

五月手记


流是串的自省。


以偏概全是本能。大多数时候,人只是作为个体的人,但是人们会本能地将一些拥有相同身份、地位等等非个体属性的“一类人”当做相同的人,或者说,人们总会将与自己相同距离的事物当成一类,这的确是认识世界的常用方法,但这往往会导致错误。

比如,有人会觉得古人的话语是在胡说八道,因为他们常常在自相矛盾,可他们忽略了所谓古人,是一个涉及几千年、成千上亿人的概念。同样的,人们对同种社会身份的人建立的固有形象,往往都会导致错误。

另外,这一点在小孩的教育上也应该被重视。孩童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在迅速建立,同时他们弱小的理性会放大这种以偏概全,这就导致了作为孩童的一大半世界的家长的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对外界的看法。比如叔本华父亲的易怒导致他的悲观,因为对幼时的他来说:既然做什么都会引起父亲的愤怒,那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小心谨慎地做其他事情、看待其他事物呢。这种幼年建立起的性格,或许已经以某种形式生长在了身体中,很难再被修正。

本能带来的谬误,只有理性才能纠正。


图灵机创造的是表达人类理性的工具。要让机器主动解决问题,本质上是如何让机器拥有自己的理性。

可我们对理性的本质似乎知之甚少。当我去尝试思考理性时,始终无法忽略的一点就是直觉:那些答案很少是被从头到尾地一步步推理出来的,往往会出现一种“跳跃感”,那些因果联系以一种闪现的方式被我意识到(这并非在否定数学与推理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这样的“工具”之前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存在)。如果说学习往往是建立这种直觉的过程,那或许机器学习在做的、需要做的或许是同样的事情。

如果通过一种“世界”建立了一些直觉,接下来的事情,是如何从直觉中发掘出理性,也就是发现直觉知识中的特定形式,如果这种形式正确的话,那它们就是这个世界的理由律。也就是说,世界本有理由,可意识需要沉入其中,然后通过直觉再到理性这样一条曲折的路线才能意识到它们。

接下来的任务应当是给予这份理性一个方向。动物的理性天生无法脱离身体与本能而存在,这就是我们天生的方向,天赋的定数,而唯有有了定数才能前进。如果说意识的最大特征在于追随,那理性也必然如此。


特化的强大来自于抽象的不足和人的弱小。


轻盈的生活应当允许笨拙、冗余和浪费。


很多时候一些问题的难以解答只是因为人们过度强调于名字,因而只想着在一些充满着错误与重叠的不同中寻求答案,而忘记了很多东西本就是一体的。


文化是集体的必然,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


有人因为了解了未曾了解的事物之理,就大肆的批评它,觉得它可笑并且不值得存在。比如有人突然认识到道德究竟为何物,就想要奋力的挣脱它们的束缚,似乎道德的存在从来都没有意义;这是一种及其浅薄的本能,他们是因为一种认识到自己被“欺骗”之后而产生的愤怒做出的上述价值判断,同时带有向外界大声宣告自己摆脱了这种欺骗的倾向;或许道德的确有一定的欺骗成分,可那远远不是全部。

想要保持理性,必须先要了解自己的本能。